如今許多孩子居住在鋼筋水泥的城市里,享受著各種便捷的商業服務生活,每天被各種電子產品所包圍。為了讓孩子短暫地離開電腦書本,更多的親近自然,許多家長會選擇在周末帶著孩子去到郊區進行農家樂。但是,簡單的農家樂是否就能夠喚起城市中的孩子對自然的關注?對于孩子來說,怎樣才算是一次富有教育意義的假日出行?在郊外,我們能給孩子上一節怎樣生動有趣的自然課堂?
7月7日~7月8日,三優自然教育帶領18組家庭前往東莞,進行了為期兩天的“認識自然,關注環境”的環保課程。
認識自然生態圈
“森林里面的樹木沒有施肥,為什么比城市里的樹木長得更好呢?那是因為森林里面有著它們自己的生態圈?!弊匀粚煱岩幌淠嗤?,一箱落葉,一箱青草放在孩子們面前,做著演示。
“我們的森林里有許多的落葉?!睂煆难b滿落葉的箱子里捧出一把落葉,灑在空箱子里?!敖又掷锵缕鹆艘粓龃笥??!睂熖崞鹨粋€大水壺“嘩”一聲往灑了一層落葉的箱子里倒水。
“過了好長一段時間,這些葉子開始慢慢的,慢慢的腐爛了”導師把一層泥土撒上去。
“春天來了,開始長出一層一層的小草?!睂熃o箱子再撒上一層青草。
孩子們被吸引住了,圍在導師面前,眼睛盯著老師的做法,似乎在看著一場神奇的自然魔術。
“它看上去像個巧克力蛋糕!”一個小孩子指著厚土箱對爸爸說。
森林里的生態系統當然不僅僅這么簡單,大自然的土地之所以那么肥沃,在于它發展歷經了漫長的時間,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復雜的運作方式是我們一時半會里難以用語言去向小孩子表達清楚的。
然而在今天,導師通過情景演示的方法,把森林上百上千年漫長的演化過程以一種孩子們眼中像在制作一個“巧克力蛋糕”的方法表現出來,讓孩子們理解了森林里復雜的生態系統。
運用原理制作堆肥
一次精心設計的課程活動不能僅僅停留在介紹理論階段,而應該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不能僅僅是知道,理解,還應該會應用。所以對于授課者來說,除了用課程受眾群體可以理解的語言去介紹原理,概念以外,還應該設立運用、體驗的環節。
導師在介紹過后,開始給孩子和家長分配不同的工作,運用剛剛學習到的森林肥土形成的原理,制作農場里的堆肥箱。
家長被引領到農田里,田地里用小竹子包圍了幾方塊面積相同的土地。家長負責制作農田里的堆肥箱,即用竹條“編織”一個“箱子”。而孩子則被領到另一塊小田地里,這里雜草叢生,孩子們戴著手套,手拿鐮刀彎腰割草。也有的孩子選擇在青草泥地里直接徒手拔草,收集雜草肥料。
當家長“編織”好“箱子”后,孩子這邊也收集得差不多了。孩子們把材料運到家長身邊,在導師語言指導下,開始一層又一層地制作厚土層,親自動手,重溫剛才學習的原理。
“我們做出來巧克力蛋糕啦!”當幾個孩子滿頭大汗地一起提著鐵水壺為土地灑上最后一次“天降大雨”時,他們歡呼著。
“這個不能吃的,這個是用來種吃的!”另一個孩子認真地糾正道。
導師循循善誘著孩子們“對了,我們做好這個像蛋糕的堆肥箱后,就可以在上面種吃的了”。導師給每個孩子分發了幾棵菜苗,教導他們種菜的方法,注意事項。
在上午的課程里,孩子們了解了森林生態的原理,運用原理制作自己的堆肥箱,并且在此基礎上種植蔬菜。整個上午的自然課程一氣呵成,內容銜接緊密,自然導師給孩子們上了一堂趣味盎然的農作課。
光污染威脅著島嶼生靈
城市的光污染,已經嚴重威脅到了島嶼上的螢火蟲的生存環境 。
螢火蟲依靠亮光吸引異性來求偶,但如今,城市化造成的人工光已經覆蓋了它們自身的亮光,導致雄性螢火蟲無法循光找到異性,從而無法交流繁衍。
生活在城市里,大部分城市人已經沒機會見到螢火蟲了,一些從小就在城市里長大的孩子,甚至從來沒見過螢火蟲。
這晚,導師帶著大家走進了深夜的田野里,當大家看到了偶爾從自己眼前悠然飛過的螢火蟲時,都忍不住發出了驚嘆,這一刻,就猶如走入了美幻的螢火蟲精靈王國。
“但是,我們在這個島上幾年,也慢慢發現,島上的螢火蟲已經越來越少了。今天大家能看到那么多螢火蟲,是很幸運的?!弊匀粚熃o大家陳述著這幾年來小島上螢火蟲的生存情況。
原來,雖然小島已經遠離了城市,但這幾年光污染越來越嚴重,這個小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不僅僅是眼前的螢火蟲數量變少,還有頭頂上夜空里的星星也逐漸變得暗淡。
這個晚上,雖然孩子和家長都很幸運地看到了已經很久或者甚至從沒見過的螢火蟲,但是,如何保護住眼前的唯美夜景,也成為了今晚大家心底都去思考的問題。
探索水資源的利用
我國是個水資源短缺的國家,目前存在水資源利用效率不高,水資源普遍受到污染的問題。雖然在城市里的人們似乎不受這個問題所困擾,但正因為如此,認識到水資源的珍貴,學會怎樣保護水資源更是每個人的責任。
自然學院帶領著孩子們來到金能亮環保水學堂,參觀了這里的雨水收集處理系統、自來水處理系統、污水處理系統。
除此之外,親子組們還了解了垃圾處理的過程。講解員介紹著垃圾不分類的危害“一節電池能夠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價值。所以在生活中做好垃圾分類,垃圾處理是十分重要的”。
結束參觀后,有的家長忍不住感嘆:“如果我們的小區也有這樣的處理系統,環境肯定更干凈衛生”。
什么是一次讓孩子有所收益的自然課程,也許這次自然學院的東莞之行能夠給自然教育行業里一直致力于宣傳環保理念的老師們一次可以參考的經驗,讓大家一起共同努力,為我們的后代留下更美的藍天白云。